春申公园
季子禅寺
“延陵古邑,春申旧封”,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,江阴申港一直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,春秋时期吴王少子季札便是申港悠久历史的人文始祖。季札,春秋吴国贵族,又称公子札,春秋吴国国王寿梦少子。季札博学多才,明礼仪,有仁德,深受吴王器重。吴王想立季札为世子,以便将来继承王位,季札坚决辞谢,三次让国。季札不仅品德高尚,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,曾屡次向国君提出“戢兵安民,通好上国”的政治主张。司马迁称赞他是见微而知清浊、宏览博物的君子。季札诚实守信,历史上季札千金之剑挂徐墓被传为千古佳话。季札列江南五百名贤之首,他是中国儒家思想、文艺评论、政治邦交、吴文化、江南文化的关键人物,是中国古代的诚信始祖。孔子对季子表达出了无与伦比的敬佩,并题写了“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”十字碑。
5月1日,中国·江阴第二届季子文化节暨季子祠重修落成典礼将在申港举行,将再次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这座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古镇。多年来,申港始终以“季子文化”这一独特的诚信主流文化元素作为其引领城市发展的灵魂:成立季子文化研究会,举办季子文化节,编写诚信故事集,并于2008年在季子墓原址重修了季子文化公园,举行《季札-孔子推崇的圣人》书刊首发式,以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,打造历史文化名城。季札崇礼诚信的高尚品格在申港得到了传承和弘扬。申港在打造现代品性、文化品位、生活品质之城中,就有一张“文化牌”,以季子文化来发扬传承诚信文化,以此来全面提升申港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后劲,季子文化已成为了申港一张鲜活的名片。
秉承着优秀的精神遗产,申港人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,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,在38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,书写着一篇篇动人乐章:“全国环境优美乡镇”、“国家卫生镇”、“全国百强乡镇”、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……一个个眩目的光环和荣誉,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记忆。
申港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港城
改革开放以来,经过多年的发展,2008年,申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.76亿元,同比增长21%;实现工商业开票销售250亿元,同比增长19.4%;实现财政总收入6.7亿元,同比增长46%;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3.5亿元,同比增长15%;开票销售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09家,超亿元企业32家。10个行政村个个都成了亿元村。在江阴全市综合考核中的名次逐年上升,2008年跃升至全市第二。
依托现有的企业技术和项目优势,申港不断挖掘和衍生新的项目,实现产业的上下延伸和左右拓展。在申港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上,形成了以“一条鱼、一根杆、一张膜、一束阳光、一片风叶、一根导线、一个港口”的新型特色产业群,一个集太阳能、风能、石油、电力为主的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正在崛起。
申港是富有人文底蕴的文化城
申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,这是特色,更是优势。在优化发展的过程中,以文化建设这个新载体,把特色和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力。
申港选定了4个“发力点”,打好“以文化优”这张特色牌。一是建强现代教育文化,打造人才高地。为策应未来发展需要,申港立足长远,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,坚持建设高标准、教学高质量,为发展创造资源,为竞争积聚力量。二是弘扬历史文化,提升申港影响力。申港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·江阴季子文化节和季子学术研讨会,今年又进一步发掘利用季子文化特色资源,打造“诚信之乡”,从而延续历史文脉,弘扬诚信文化,吸引更多国内外注意力,赢得客商认同,为核心区定位增添独特魅力。三是培育企业文化,增强发展后劲。引导企业转变单一的强性管理模式,引入更科学、更人性化的现代管理制度,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,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四是繁荣群众文化,打牢发展基础。申港通过建立一支农村文化指导员队伍,设立专门的指导员活动站,开展有声有色的群众文化活动,推进和谐建设,为优化发展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,也让广大群众能够共享优化发展的成果。
申港是适宜居住观光的生态城
按照江阴城市副中心,临港新城核心区的定位,近3年来,申港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,完成市政项目80多个。按照中心成网、外围成环的思路,初步构筑了“五横七纵”道路框架和城市重点片区整体框架,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使城市建设亮点频现。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正慢慢浮出水面:江南花园、明珠花园、锦湖苑小区等居民小区相继建成,小区环境优美,设施齐全;临港商贸城、春申庄园、金水湾高档住宅小区、春申广场、临港新城医院、缪荃孙纪念馆、亚包大厦等构成了申港的标志性建筑群;同时,以优化生态环境为抓手,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,重点实施“绿色”、“清水”、“家园”3大工程。
申港是呈现安详和谐的幸福城
生活在申港是幸福的,有一组数字可以佐证:到2008年居民人均年度纯收入达到14658元,年末个人储蓄总额超10亿元,人均22230元,全镇目前拥有自备汽车1618辆,平均每7户人家拥有一辆轿车。累计实现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保障18518人,城镇企业职工保障13345人,保障覆盖率95%;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5800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90元;为3万人提供“免费健康体检”,农民今年已进入第二轮体检,每家每户都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,社区责任医生时时关注着大家的健康。据“富民进程”调查显示,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支出达6221元,恩格尔系数为31.51%。全镇人民共享着经济发展的成果,共同感受着全面小康带来的实惠。
申港人坚持不懈的努力,申港不断提速的发展,沿江开发、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,使申港区域经济呈现出三业协调、三外齐上、竞相发展的卓越风采,经济发展日新月异,社会事业欣欣向荣,人民生活蒸蒸日上。永不停步的申港人,正用智慧和力量传播季子诚信文化,发展文化产业,打造公共文化品牌,使申港这颗千年滨江明珠正迸射出越来越绚丽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