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搜索
首页
HOME
新闻
XINWEN
文库
WENKU
图库
TUKU
  中华延陵季子数据库
ZHONGHUAYANLINGJIZISHUJUKU
 影音
YINGYIN
  武进地方文献
WUJINDIFANGWENXIAN
媒体报道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媒体报道
张邦定郑陆桥抗倭记
发布日期:2015-06-08

  (《常州日报》龙城掌故张祥海)

  嘉靖三十三年(1554年),倭寇登陆入侵太湖,并将太湖占为哪心据点之一。与太湖近在咫尺的常州城危在旦夕。而此时的常州,百八十年未见兵革,还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,既无正规军队,又无防御之策。郡守临时募集数百义兵乡勇,以御敌寇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而常州最终未受倭寇之劫,这要归功于一位没有半点官职,不拿国家俸禄的布衣,他的名字叫张邦定。

  张邦定,毗陵前坟荡张氏(积庆堂)第九世。父亲张格,自幼出嗣同宗常州城区忠孝堂张氏张金(均为宋文靖公张守后裔)为子。张格生有三个儿子:邦宁、邦定、邦安。邦定为次子,字敏臣,又字文治,生于嘉靖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(1532年1月2日),从小喜

  从奇人剑客游学,北走燕赵,南入闽粤;归而读书长啸,有时与一群少年秋原射猎,有古名将风。张邦定以节义自负,爱慕古忠臣事迹,手录睢阳 (张巡)、武穆(岳飞);文山(文天祥)传国,时时览读。他还精于孙武兵法,演武侯阵图变化之妙,著为—编曰《兵机纂要》。张邦定性沉毅,有勇力,为武庠生。

 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(1555年5月12日),太湖据点的倭寇从无锡出发,兵分两路,一路侵占江阴,另一路向常州进犯,来势汹汹。沿途百姓纷纷躲藏逃亡。进犯江阴的倭寇,一路未遇抵抗,很快进入城内,烧杀抢掠,就连江阴县令也被残暴杀害。闻警后,常州郡守金豪束手无策,情急之中。派省祭官张格带领乡勇抵抗。张格不善武,且年近五十,可见常州府中确是无将可用,无兵可守。张邦定以父不知兵,奋然亲代,郡守便任命邦定为义官。因时间仓促,张邦定根本来不及制订详细的排兵布阵等战略部署,二十四日(5月14日)匆忙统领民兵三百,阻击于郑陆桥。这些临时召集起来的义兵乡勇,初上战场,见倭寇众多,数倍于我;且兵将彪悍,先自恐惧。张邦定说:今大帅临阵,只有我们这些义兵乡勇,不能胆怯怕敌,不能让家乡人民耻笑,既然临危受命,就要将生死置之度外!说完,大喊“杀啊!”带头冲入敌阵,所向披靡,从早战至傍晚。斩倭首百余级。整整一天,郡守没有再派援兵。倭寇暗设埋伏,佯装败北,邦定乘胜追击,不料中伏,义兵乡勇四散溃逃。张邦定力不能支,又没有后援兵力,襟袖浴血,犹手刃数十倭,终因马失前蹄而被俘。倭寇将他的头发割去,逼其投降,他宁不屈,大骂贼寇,倭恼羞成怒,将他肢解,张邦定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。

  第二天,太守金豪亲自赶到张邦定殉难处,失声恸哭,命人缝尸并予以厚葬

  倭寇此役遭受重创,又见常州人民英勇,从至未敢再犯常州。一年之后,这股太湖倭寇侵犯溧阳旧县时,被溧阳人史济率领的农民武装“乡兵”大败于溧阳旧县,斩贼首徐海。不久,倭寇在太湖的据点被史济率领的“史家军”捣毁,余贼全部逃回日本。

  常州,这座沿江的工商业重镇,在长一达二百多年的倭寇侵扰中国的历史中,特别是倭寇重兵盘踞在眼皮底下的太湖,却没有遭受重大损失。人们都说:“常州得全,邦定力也!”人们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,在郑陆桥建庙纪念他,俗称“郑王庙”。张格亦有祠,俗称“张格祠堂”,相一距仅一二里。后来,皇帝知其事迹,赐建祠于政和门内,曰“张义士祠”,命每年有司春秋祭祀。

  张邦定牺牲后,抗倭名将唐荆川吊之曰:“生为百夫雄,死为壮士规!”并为之题写匾额:“移孝作忠”。薛敷教为其作像赞:“慷慨从事,儒者知戎;舍生取义,移孝作忠;毗陵保障,睢阳之风!”清道光帝为之褒录“胜国忠义”。张邦定的英勇事迹,《明实录,》、《府志》、《县志》、《毗陵人品记》、《武进阳湖合志》,《湖塘镇志》、《武进军事志》等均有记述,名彪青史。

友情链接
[学者博客]
[网络工具]
备案号:苏ICP备12040342号-1   版权所有 常州市武进地方文献研究会、武进图书馆  技术支持:武进新闻网   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22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