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搜索
首页
HOME
新闻
XINWEN
文库
WENKU
图库
TUKU
  中华延陵季子数据库
ZHONGHUAYANLINGJIZISHUJUKU
 影音
YINGYIN
  武进地方文献
WUJINDIFANGWENXIAN
媒体报道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论文电子书
季子碑亭(冯士彦)
发布日期:2012-09-14 15:02:39

  进入淹城春秋乐园,向北走过诸子百家园,不进商街,沿路西拐,至外城河边,就会看见三座翘檐的四角古色茅亭,亭中树碑,参差座落在南北走向的井字型曲折木桥之上。这就是季子碑亭。东为封邑亭,中为崇贤亭,西为高风亭。

  游客川流,经过木桥茅亭,可在亭子里读碑文,凭吊季子,逗留、小憩,然后北往游乐区、古遗址,或者南向诸子园、诸侯行猎区。在这里,偎依切切私语,或呼朋照相的游人,不少。

  季子碑亭,虽偏于一隅,却为春秋乐园寓义丰赡的景点。它若西北高原,踞于上游源头和轴心位置,说它是春秋文化一个制高点,实不过分。亦为中华古文明,最具现实意义的一大聚焦点!文化人至此,驻足流连,领会其妙,而一唱三叹。

  “封邑亭”碑文曰:“十三年,诸樊卒,有命授弟馀祭,欲传以次,必致国于札。季札封延陵,故曰延陵季子。”

  这是简缩司马迁的话,高度概括了季札让国和封邑延陵的历史。大哥诸樊牺牲时,面授二弟馀祭,一定要遵从父命,将王位以次传给三弟馀眛,最后传给四弟季札;延陵是季札的封地,所以季札叫延陵季子。碑刻皆篆文,一般游客不易通读,希望赶快另加白话说明。

  “崇贤亭”碑文曰:“孔子: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。”“习于礼者”,透彻地熟稔周礼的人。孔子曾向季子学习过周礼,所以用至高无上的“礼”来高度评价季子。季子是言行一致、大德大贤的政治家,外交家,美学和礼乐大师。

  “高风亭”碑文曰:“赞季子像:惟王延陵,全义让国;见礼知政,闻乐知德;观风审音,挂剑酬心;怀哉高风,无古无今。”(南朝•宋•刘裕)宋武帝刘裕,即辛弃疾词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”的刘寄奴。现在有历史小说写刘裕,以中国“凯撒大帝”名之。刘裕礼赞季子像的诗,抒发了一代枭雄仰慕季子,渴望实现功业抱负的壮志豪情。

  刘裕懂政治,知道季子的价值,借以为自己脸上贴金。这季子像,可能是当时的历史文物,也可能是现炒现卖,他聘高手按其意图创作的。一个夺取东晋皇位者,偏要歌唱礼让帝座的人。

  刘裕膜拜季子,尊崇他为延陵王。季子“让国”,体现完全的信义;眼见礼仪,就知道政治趋势;耳闻音乐,就明白道德状况;观察民风,细辨话音,徐墓挂剑,酬现心愿;多么宽广的胸怀啊,高风亮节,惟有季子(独一无二),无论古今,再不二见!对季子史绩地位,评价非常精要。

  以文化造景为产业,游乐场而打传统文化牌,必须普及化、大众化,让游人喜闻乐见,因看懂而产生愉悦感,自觉有所得。这才有文化产业的生命力。文化离不开知识性,景点的包装和介绍,千万要避免知识性的硬伤。在曲折木桥上,建筑这三座季子碑亭,别具匠心,意义不凡。若能抓紧通俗化加工,就更完美,更有社会价值。

  除夕明丽的清晨,我为专赏季子碑亭,进入春秋乐园。见灯会布景已臻完善,一派新春气象,令人精神一振。巡视诸子百家,溯源季子碑亭,深味其文脉内在的联系,可谓顺理成章。

  木桥真好,茅亭真好,季子真好!

  人迹板桥霜,鸟影城河冰,远闻鹧鸪鸣;我登此碑亭,春秋见诚信,跂盼睡狮醒。

  写于兔年春节。

  载《淹城文化》

友情链接
[学者博客]
[网络工具]
备案号:苏ICP备12040342号-1   版权所有 常州市武进地方文献研究会、武进图书馆  技术支持:武进新闻网   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22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