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张尚金摘编)
季 札
季札(前576~前485),吴泰伯之后,生于周简王十年,吴王寿梦十年(前576年)四月十八日,相传为吴王寿梦四子,因称公子札。春秋政治家。自幼聪明干练,深得寿梦喜爱,想立为嗣,他辞让。寿梦二十五年,寿梦死,立长子诸樊为王。丧事毕,诸樊让位季札,他辞而不受,弃室为耕。诸樊卒,遗命授位二弟馀祭,想这样相沿成习,将来自然让位于季札。馀祭元年(前547年),封季札于延陵(今江苏常州武进、江阴、丹阳一带),称延陵季子。他是常州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第一人。季札以义名闻天下,馀祭卒传于馀昧,馀昧亡,传位季札他再让而避,效法其祖先泰伯3次退让王位,以美德称于世。吴国乃立馀眜之子僚为王。僚八年(前518年),吴灭州来(今安徽凤台北),封季札于州来,故又称延陵州来季子。
季札晚年住延陵舜过山(今武进焦溪东北江阴西南接壤地区),周敬王三十五年,吴王夫差十一年四月十三日卒,并安葬于此。他与守屋人陈福亲如一家,—世代不相联姻,人称此村为吴陈村。墓旁有季子祠(今江阴市申港中学所在地),常州也建有季子祠。司马迁称季札为“有仁心,慕义无穷”、“闳览博物”的君子。墓前有十字碑,上刻“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”,相传为孔子手书。常、武、澄、丹—带人民至今还流传“延陵世泽,让国家风”的春联,表示对季札的崇敬和怀念。唐大历十四年(779年)追封季札为延陵侯,令有司每年农历四月十三日致祭于祠。是日,江阴申港、丹阳九里两大庙会相沿成俗。
[摘《江苏省志•人物志》(2008年版)人物传(一)34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