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搜索
首页
HOME
新闻
XINWEN
文库
WENKU
图库
TUKU
  中华延陵季子数据库
ZHONGHUAYANLINGJIZISHUJUKU
 影音
YINGYIN
  武进地方文献
WUJINDIFANGWENXIAN
媒体报道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论文电子书
“延陵君子季札”的故事(毛健林)
发布日期:2012-09-12 15:00:05

  季札(公元前576年~484年),吴王余祭(季札的二哥)将他册封于延陵,号为“延陵季子”,历来被尊为常州的人文始祖。

  季札与晏子(晏婴)、子产(公孙侨)、叔向(羊舌肸)、老子(李聃),以及稍晚的孔子,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批开始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。他们的思想言行、政治主张、学术文化使中华民族的理性之光从蒙昧和迷信的禁锢中冲击出来,使民本思想萌芽,使中华文化从重神惧鬼转向人文关爱,从愚昧走向文明,后来的“百家争鸣”即发轫于兹。

  季札与儒、墨、道、兵、法、纵横诸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他的“让国”、“挂剑”、既符合儒家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的人格操守,又合乎道家“淡泊宁静、无为而治”的处世准则;“救陈”则有墨子“兼爱、非攻”的理念,又含纵横家权衡利弊,纵横捭阖的外交策略,而其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又是兵家用武的极致追求。

  儒、道、墨、兵、法、纵横等家的创始人孔丘、李聃、墨翟、孙武、鬼谷子等,或与季札同一时代,或后于季札。他们的学术思想或与季札互相渗透借鉴,或承传季札扩充创新。因此,季札堪称春秋战国“诸子百家”源头之一!我们不得不对这位春秋思想文化先行者、常州人文始祖肃然起敬、缅怀追思。拟将其“让国”、“观乐”、“论政”、“救陈”、“挂剑”等见诸史籍的故事,进行通俗化改编,以飨读者。

  一、季札三让其国

  (一)

  公元前561年的一天,吴王寿梦把四个儿子诸樊、余祭、余昧和季札,召至榻前,说:“我老了,在位时间不会太长了!吴国要传给你们管理啦!”四个儿子长揖抚慰道:“父王偶染微恙,不必如此!”寿梦淡然一笑,说:“你们都有孝心。你们平素相处和睦,都有经邦济世的才能,吴国传给你们任何一人,都能治理得好的。但相比之下,季札博学多才,品格高尚,由他即位,吴国会更快富强起来!”诸樊、余祭、余昧不约而同说道:“父王英明,我们谨遵父王旨意,尽忠竭力辅佐四弟,让吴国繁荣昌盛。”季札上前一步,跪地叩首:“父王,季札不敢受命!嫡长承嗣,是《周礼》规制;季札不敢仗父王厚爱而干犯礼法!”诸樊上前想拉季札起来,说:“四弟,我们的才能不如你,为了吴国未来,你就承受父王的成命吧。”季札匍匐在地,说:“如果我承父王之命继承王位,我就成了吴国违犯礼制的第一罪人!长兄即位,顺应礼制,我一定尽心竭力辅助王兄,使吴国昌盛!”说罢,以头叩地、痛哭流涕。

  寿梦见季札坚辞不受,便一摆手道:“咳,算啦!既然四儿不肯受命,我也不勉强你了。

  不过,我今天立下一条规制:在我天年之后,王位由你们兄弟按长幼次序传承,四儿年方16岁,这王位总会传到他手上的。”诸樊、余祭、余昧齐声应道:“谨遵父王之旨。”

  吴王寿梦不久就去世了。诸樊要季札继位,季札坚辞。群臣愕然,私下里想,只听说兄弟之间抢王位,没听说兄弟之间会让王位呀!诸樊和季札互相推让不止。余祭和余昧也坚持要季札即位。季札心想,看来我只能仿效先祖太伯、仲庸了。是夜,残月西斜,寒星凝空。季札轻装简行,回眸灯光闪耀的吴王宫,转身走向夜幕深处……

  无奈之下,诸樊继承了王位。公元前547年,吴王诸樊伐楚,战死沙场。遵照寿梦遗嘱,次子余祭即位,召回隐居在舜过山(今武进焦溪境内),躬耕垄亩的季札,封在延陵,号为“延陵季子”。淹城是延陵开发最早、最发达的地方,史书将淹城著为季札的“采邑”(封地)。

  这是季札第一次让国。

  (二)

  从诸樊(前561年)即位,到余昧薨(前526年),三代吴王,三十五年过去,季札年届知命(50岁)。大哥诸樊的长子光、三哥余昧的长子州于,也都已过而立之年了。作为小叔叔的季札,深知两位侄儿都不是省油的灯盏,差别是公子光深有城府而州于则锋芒毕露。当然,如果由他承继王位,这两位侄子表面上是不会不满的,因为有寿梦的遗诏在;但他俩都觊觎吴王宝座,这逃不过季札的慧眼。季札认为坚辞不就王位,是维护礼制不可动摇的人生守则,比什么都要紧。何必将自己放到如刀尖火山的王位上去熬炼受罪呢?宝座尊荣,对我如过耳秋风,我决不改变初衷。

  即位大典前夕,季札退隐延陵采邑,躬耕垄亩,与耕夫野老一起,过着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的田园生活。

  公子光、州于不见了四叔季札,心知他无意即位,便也不去寻找。经过一番争论,“寿梦规则”的天平向余昧长子州于倾斜,吴王位由他继承,是为吴王僚。

  这是季札第二次让国。

  (三)

  公元前526年,吴王僚继位,也晓得公子光是不甘居其下位的。为了缓和冲突,他又召回四叔,把内政外交的大权交给他,让四叔从中调定他与公子光的矛盾。公子光认为自己是长子长孙,王位应由他继承。现在四叔管理朝政,他即使有想法,也说不出来。只能韬光养晦,以待时机。所以,他总是虔诚地对四叔说:“谨遵叔父教诲,光愿与王叔共赞吴王!”

  公元前515年冬,楚平王亡故。吴王僚借机攻打楚国,以报二十二年前楚晋联军攻打吴国朱方城,诛杀庆封(齐国亡臣,为吴国效劳)之仇。吴王僚派季札出使晋国以观动静,又派两个弟弟盖余、烛涌奔袭楚国。不料,楚军断绝吴兵退路,吴王僚派儿子庆忌救援。这样,吴王僚的文武重臣都不在身边。公子光靠伍子胥的谋划,借专诸的勇力,演出了一场“鱼腹藏剑”弑僚夺位的宫廷政变,登上觊觎已久的吴王宝座。太伯、仲庸的让国家风,演变为同室操戈、手足相残的悲剧。

  阖闾即位不久,季札出使回国。阖闾故作姿态,要将王位让给季札,为弑僚夺位开脱罪责,说是为了恢复先王“寿梦规则”。季札长叹一声,说:“只要吴国先君的宗庙不乏祭祀香烟,吴国的子民还有君主,土地神谷神还能供奉,谁承嗣,谁就是我的国君,我还会去怨恨谁呢?我只会哀悼死去的侄儿州于,事奉即位的吴王阖闾,听天由命吧!这不是我造成的祸乱,谁即位为君,我就服从谁!”季札到吴王僚坟墓前祭悼,表明心迹:“王侄交给我的使命,我已经完成了,我来向你复命。从今往后,我要辅助王侄公子光了。他是吴国臣民的新主,为了宗庙社稷,为了吴国子民,我只能这样做!”

  这是季札第三次让国。(待续)

  载《淹城文化》

友情链接
[学者博客]
[网络工具]
备案号:苏ICP备12040342号-1   版权所有 常州市武进地方文献研究会、武进图书馆  技术支持:武进新闻网   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22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