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搜索
首页
HOME
新闻
XINWEN
文库
WENKU
图库
TUKU
  中华延陵季子数据库
ZHONGHUAYANLINGJIZISHUJUKU
 影音
YINGYIN
  武进地方文献
WUJINDIFANGWENXIAN
季札史料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季札史料
《影响中国的常州人》“中国诚信第一人——常州人文始祖季札
发布日期:2013-01-17

  (张尚金摘编)

  中 国 诚 信 第 一 人

  ——常州人文始祖季札

  北有孔子,南有季札,他们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南北两圣人。孔子非常推崇季札,称他为“延陵君子”。季札(前576一前484年)是春秋时吴国人,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。他因辞让王位,被封于延陵,也就是今天的常州,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,就是从季札开埠延陵开始的,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。

  季札让国、观乐、挂剑、守仁、救陈等故事至今传颂,在中国思想史、政治外交史、文艺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他身上体现的诚信、仁义、礼让、睿智等优秀品质,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,其影响悠远垂今。

  中国诚信第一人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,历史上最早记载讲诚信的事例,当属季札挂剑的故事。

  季札在北上出使中原的途中,路过一个叫徐国的小国。徐君热情地招待季札,徐君很喜欢季札的佩剑,但又不好意思开口。季札从徐君的目光中已心知徐君的意思,但因有外交使命在身,佩剑是身份的象征,不可缺少,心想等出使返回时,再将宝剑赠送给徐君不迟。季札顺利完成了外交使命,返回经过徐国。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徐君竟已去世多日。季札十分痛心,亲自到徐君墓地祭奠。离开时,季札解下随身的宝剑,悬挂在徐君墓旁的一棵树上,转身离开。随从说,徐君已死,宝剑留给谁呢?季札说,以前我在心里已许诺赠送宝剑给他,难道可以因为徐君已死而违背我在心里许下的诺言吗?“季札挂剑”是古人讲诚信、守承诺的典范。

  让国贤德留青史。在历史上,有很多为争夺王位,父子反目成仇、兄弟相互残杀的例子,但有一个人却四次辞让王位,他就是季札。

  吴王寿梦有四个嫡子,长子诸樊,次子馀祭,三子馀昧,四子就是季札。在兄弟四人中,季札最有贤德,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于他。但按照古代礼制,王位应传给嫡长子,所以季札坚决不同意废长立幼,不肯继承王位。寿梦临死前,要求将王位兄终弟及,最终传于季札。其实季札的兄长们也都很喜欢他,认为季札的才德足以继承王位,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。

  寿梦死后,诸樊执政,一年后,父亲丧期已过,诸樊想让位于季札,言明是父亲的意思,并用祖先泰伯、仲雍让位奔吴,季历继位,季历的儿子周文王振兴王道的先例来说服季札,但季札坚决辞让。他说,愿意学习曹国的公子子臧,坚守忠义和气节。吴国人坚决要拥立季札,季札只能隐居乡野,躬耕劳作,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。诸樊死后,传位给馀祭。馀祭继位后,将季札封到延陵,即今天的常州,所以季札也称“延陵季子”。馀祭死后,馀昧继承王位。馀昧去世前,要传位给季札,季札再一次辞让,表明自己要坚守仁义与节操,潇洒地回到了延陵。

  后来馀昧的儿子继位,就是吴王僚。十多年后,诸樊的儿子光不服,令刺客专诸用鱼肠剑刺死了僚,想让季札继位。季札更加不会接受,于是公子光自立为王,即吴王阖闾。

  季札不追求功名利禄,视富贵如浮云,谦和礼让,坚守仁心与大节,他的品德受到孔子的推崇,据传孔子曾祭拜季札之墓,并写下了“乌乎有吴延陵君子之墓”的十字墓碑。

  中国最早的外交家。吴王馀祭曾派季札出访鲁国,鲁国十分赞赏季札的贤德,以最高的礼节接待了他,请他观赏周代的礼乐。季札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欣赏,每听完一首,都能对这些诸侯国的国事做出十分精确的评价。如当他听完鲁国乐师演奏的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两首乐曲时,认为这个国家基础牢固,百姓勤劳而无怨言。听完<郑风》后,他说,郑国百姓已不堪忍受了,这是亡国的预兆。从音乐、诗歌中听出国家政治盛衰的征兆,显示出他渊博的知识学养、敏锐的观察能力。

  季札出使中原诸国,先后访问了鲁国、齐国、郑国、卫国、晋国等,受到各国的尊重和赞誉。他与中原诸君子一见如故,亲切交谈,表现出出色的外交才能,季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外交家。

  季札对当时的国际问题具有深邃的洞察力。每到一国,在了解其国情后,他会对这个国家即将发生的大事进行预测,且屡屡应验。如出使齐国,他对齐国贤相晏婴说,你迅速将封地和政权交出去,这样才能免于灾难。晏婴听从季札之言,果真在以后的政治争斗中躲过一劫。出使郑国,季札对子产说,郑国的政权一定会到你的手上,你执政后,要谨慎地以礼治国,不然的话,郑国将会毁灭。第二年,郑国果真发生内乱,子产在人民的拥戴下执政。郑国在子产的治理下,重又气象一新。

  (本文摘自2010年9月徐缨主编、纪玲妹撰稿,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出版的《影响中国的常州人》一书。)

友情链接
[学者博客]
[网络工具]
备案号:苏ICP备12040342号-1   版权所有 常州市武进地方文献研究会、武进图书馆  技术支持:武进新闻网   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22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