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搜索
首页
HOME
新闻
XINWEN
文库
WENKU
图库
TUKU
  中华延陵季子数据库
ZHONGHUAYANLINGJIZISHUJUKU
 影音
YINGYIN
  武进地方文献
WUJINDIFANGWENXIAN
季札史料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当代论文
季札的谦让与易说(肖飞)
发布日期:2012-09-01

  先贤季札的高贵品质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是“谦让”,因而演绎了“让国”的精彩篇章。作为一种被赋予隐忍谦让精神品质的地域文化,吴越文化自然也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这种品质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,不失为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。

  实际上,季札谦让的精神是传承先祖优良家风,也能在易经上找到其对应的诠释。

  《易经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六经之首(即《易经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、《春秋》),是研究国学的必读之书。研究修身养性之学,也不可不读《易经》,如能认真通读《易经》一遍,一定会提高个人的修养。《易经》中与修身养性关系最密切的一卦就是易经谦卦,谦卦解析谦虚处事之道。

  “谦”卦是《易经》第十五卦。这一卦之所以以“谦”为名,是因为内卦艮( )象征山、止;外卦坤( )象征顺、地;整卦象征一个人内心知足,外表柔顺,这就是谦虚的态度。另外,本来山比地高,这一卦的排列是高山将自己“贬低”到地的下面,这就是谦虚的形象,所以《易经》中把这一卦命名为“谦”。

  《易经》主要通过象征天地万物的六十四卦的变化来探索人类行为的得与失,在六十四卦中,没有哪一卦的卦辞和爻辞全部是“吉”的或是“凶”的,唯有“谦”卦,不仅卦辞吉利,所有爻辞也吉利。《易经》的作者和注释者都认为,不管做人还是做事,只要以谦卑为原则,都会得到好的结果。

  做人方面,《易经》认为“谦谦君子,用涉大川,吉”(谦卑的君子即使徒步过河,也会吉祥);“劳谦君子有终吉”(辛劳而且谦逊的君子,最后必然吉祥)。做事方面,《易经》认为,“无不利,撝谦”(发挥谦虚的美德,不会有不利);“鸣谦,利用行师,征邑国”(一个国家谦虚的名声远播,赢得四方的共鸣,有利于征战有违正义的国家)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《易经》认为“劳谦君子有终吉”,是指辛劳而谦卑的君子才会善终。如果是伪君子,结果就大不一样。伪君子的谦卑往往是有意做给别人看的,并非真心真意。

  历史上曾有人认为季札让国有“四个不是”:像季札这样,置国家民族危亡于不顾,显然是不可取的,是绝对消极的做法,对历史发展没有什么好处。而《易经》对谦让的认识是丰富而且深刻的,甚至上升到了战略与政略的高度。从《易》的角度看:谦让是一种美德,也是一种策略,是一种以进为退的策略,并非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的进取。

  孔子对“劳谦君子有终吉”的解释是:“劳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,厚之至也,语以其功下人者也”俗话说,满招损,谦受益。谦虚为何会受益呢?孔子的解释最有深意,他说:“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,鬼神害盈而福谦,人道恶盈而好谦。”由此可知保持谦让是君子善终的不二法门,这也是孔子十分推崇季札的重要原因之所在。

  之后的无数历史事实也证明,“劳谦君子有终吉”的论断是非常正确的,为刘邦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良,其功劳不亚于萧何和韩信,在韩信已被封为楚王,萧何“所食邑独多”的情况下,张良婉拒了刘邦赏给他的“齐三万户”,谦虚地说自己并没什么功劳,只是象征性地要了一个当初与刘邦相遇的小地方留县。张良这种功成身退的态度是极其明智的,后来韩信被杀,萧何下狱,“汉初三杰”中唯有张良能够善终。

  对于韩信立大功反而被杀一事,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说:“假令韩信学道谦让,不伐己功,不矜其能,则庶几哉!于汉家勋,可以比周、召、太公之徒,后世血食矣!不务出此,而天下已集,乃谋畔逆,夷灭宗族,不亦宜乎!”意思是说韩信立下的功劳对于汉朝而言,可以和周期的周公、召公和姜太公媲美,假如韩信能够谦虚一点,不自夸自己的功劳和能力,一定能够造福子孙后代。只可惜韩信没有这样做,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时候密谋造反,最终惹来杀身之祸,而且还祸及整个家族,这真是自取灭亡啊!

  谦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,同时也是国人一种心理境界,如何做到谦让地处人处事,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。现代社会中善于沟通与协作是一种重要的能力,一个人能力再高,离开了创业的团队也成就不了大的事业。谦让能赢得别人的好感,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。

  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,给后人带来了绝对的指导,易经中的谦卦就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:凡事放低身段,做到低调的处人处事,才能稳步发展。

友情链接
[学者博客]
[网络工具]
备案号:苏ICP备12040342号-1   版权所有 常州市武进地方文献研究会、武进图书馆  技术支持:武进新闻网   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2256